砥砺强国志,网安万里行 | 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社会实践纪实(二)
(通讯员 郭星宇 裴雨璇 苟楠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两弹一星”精神,7月16日,“砥砺强国志,网安万里行”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继续开展第二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走进西安市韦曲街道府东社区以及西安市未央区标新街社区,面向社区青少年群体,开展社会实践暨“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在府东社区,胡媛媛同学为二十余名青少年讲解生活中的辐射、不同活动产生的辐射、辐射的监管以及核辐射技术应用的知识,提升了青少年对核辐射的认识。通过生活化场景还原,让青少年直观认识到我们每天都在“安全剂量”下接触辐射,从而纠正认知偏差,建立对核辐射的理性认识,有效破除“谈核色变”的误区。
宣讲过程中,志愿者们开展了“辐射剂量大比拼”排序赛,引导小朋友们把卡片上指示的物品按照辐射量从小到大排序。在这一过程中,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核科学的大门,理性地认识到身边事物的辐射量。
在标新街社区,“砥砺强国志 网安万里行”实践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核辐射探秘”科普课堂,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向社区的小朋友们系统讲解了“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的危害”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核辐射”。通过一系列互动问答,引导他们科学认识这一自然与科技现象,建立起对核能技术的初步理性认知。
“恐怖箱”游戏中,小朋友们通过触摸暗箱中的物品并详细描述未知的事物,玩得不亦乐乎,也感悟到真正的恐惧来源于心里的想象。
在活动结束后,参与本次活动的小贾同学说道:“以前总觉得核辐射是恐怖片里的怪物,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天然辐射。‘剂量决定危害’,就像阳光晒多了会晒伤,适量很必要。最意外的是,核技术能治病、种庄稼。以后再看到辐射相关的消息,我会先想想有没有科学依据,不盲目害怕啦。”
志愿者胡媛媛同学说:“给青少年讲生活中的核辐射,我的感触很深。他们起初谈‘核’色变,听我聊香蕉含天然辐射、坐飞机也有微量辐射,再说到‘剂量决定影响’,眼里的紧张渐渐变成好奇。原来消除恐惧的不是复杂理论,而是把知识融进日常。当他们主动问‘怎样防护’时,我明白,真诚分享比硬灌概念更有意义,这就是科普的温度吧。”
志愿者罗静瑶分享道:“看着孩子们从紧张到好奇,再到踊跃提问,我感受到科普的种子正在他们心里发芽。我们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希望孩子们把科学知识带回家,让更多人理性看待核技术。”
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提升了青少年对核技术的科学认知,更传递了“安全利用核能、科技服务生活”的绿色理念。实践队将继续加强“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与宣传,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步履不停地践行知识传授与精神传承的有机统一。